出品 | 零壹智库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通过与银联或网联对接而促成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网络支付模式2010年,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并向符合条件的机构颁发支付业务许可证(第三方支付牌照),正式确认第三方支付的合法性地位。
2011—2015年,央行合计发放5批共271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在政策推动、市场需求和信息化/数字化浪潮的驱动下,第三方支付市场迎来高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凭借便捷、高效、安全的体验,使得中国支付市场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随着监管趋严,牌照发放逐年减少,央行自2016年起停止新的牌照发放,并通过吊销、注销、合并等方式收紧存量牌照第三方支付牌照数量持续减少,其价格也在互联网巨头的争夺中以及数字化时代水涨船高,尤其是全国性牌照。
那么目前还有哪些存量牌照,其业务类型和覆盖范围如何,中间有什么变更,失效牌照有哪些,因何原因失效,哪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已上市或有上市公司背景,哪些第三方支付公司被互联网或产业巨头收购……本报告将就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并附上完整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名单。
01整体情况2011-2012年,央行分别发放101张和96张第三方支付牌照,随后逐步收紧自2015年开始,新发牌照降到个位数,同时注销了2张牌照截至2023年2月底,失效牌照合计98张,存量牌照还剩193张。
图1:第三方支付机构数量(截至2023年2月末)
图2:存量第三方支付牌照业务类型(截至2023年2月末)
查期间是否可继续开展业务,由央行根据相关情况决定;中止情形消失后,可恢复审查。
合工作,向央行提交了中止续展审查申请失效牌照具体包括注销、终止续展、合并几个类型。
其中,2016年“丢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多达13家,以合并(10家)为主;2022年“丢牌”机构多达23家,2023年前2个月就有8家,监管之严可见一斑以上内容为节选,查看完整版《第三方支付机构大全(2023)》
舟山pos机办理热线:181270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