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支付严监管持续!8月9日,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央行披露的罚单信息,今年以来(按处罚时间),40家三方支付机构(包括分支机构)累计被罚没超亿元,过半数机构相关责任人也被处罚商户管理和反洗钱依然是违规行为的重灾区,多家机构因反洗钱工作不合规收到巨额罚单,多位责任人因机构对商户管理和反洗钱工作不合规而被追责。
分析人士指出,商户管理和反洗钱涉及到的商户数量多、交易规模广,历来是支付机构的合规薄弱之处随着近些年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支付机构要加大商户巡检工作力度,加强反洗钱布局,提升合规意识40家机构被罚没超亿元从央行已披露的罚单(截至8月9日)看,按央行作出处罚的时间统计,40家三方支付机构(包括分支机构)今年以来被罚没11059.28万元,26家机构被“双罚”,相关责任人被罚合计623.16万元。
具体来看,现代金控、联动优势、中付支付、易生支付、国通星驿、开店宝支付等三方支付机构多次被罚比如,开店宝河北分公司3月11日被罚83万元,开店宝济南分公司在3月17日被罚款4万元,开店宝广西分公司在近期又被罚79万元。
其中,银盛支付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以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被罚2245万元,是今年以来三方支付行业收到的最大罚单。
同样被罚千万元级别的单,相关责任人并不是被罚金额最高的。
溯性及在支付全流程中的一致性情节严重”、“将特约商户资质审核交由外包服务机构办理情节严重 ”的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而被罚100万元,创下今年以来相关责任人被罚最高纪录。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第三方支付是很多网络诈骗、洗钱违法行为的通道,针对支付市场的各种乱象,从2015年开始,央行严控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出台了备付金、分类监管等办法,同时加大对非银支付违规行为行政处罚的力度。
“反洗钱”成重灾区从违法违规行为类型看,反洗钱依然是重灾区央行近期开出的多张百万元级别的罚单,均与“反洗钱”有关,多家机构反洗钱工作委员会主任洗钱部门负责人、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侯宇被处罚款6万元。
公司总经理、反洗钱领导小组组长焦阳被警告,并处罚款20.6万元为何“反洗钱”依然是违法违规行为的重灾区?“这主要源于支付机构落实反洗钱规定存在现实客观困难。
央行授权,银联认证,正规乐刷pos机
分散的问题,机构对商户的线下巡检确实存在不少困难与障碍。
实际上,央行近年来持续加码反洗钱监管力度2021年6月1日,央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对违法行为分类进一步细化,并在处罚力度上大幅提升了违法罚款金额;2021年8月1日,《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进一步完善了反洗钱义务主体范围,正式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纳入适用范围。
从央行对相关责任人的追责力度可见一斑因中付支付违反反洗钱业务管理相关规定,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于1月21日对时任中付支付副总经理王伟音和风险管理部部门经理刘艺丹作出处罚,此后在5月25日又对时任中付支付副总经理的方卓铭追罚17万元。
同样因反洗钱不力,快捷通支付总经理张磊和风控副总监彭先英先后被央行追罚12万元和11万元王蓬博表示,近年来央行加强“反洗钱”监管力度十分有必要随着中国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反洗钱”监管和金融风险防控向着国际看齐的压力增大。
与此同时,国内也面临着诈骗高发,“跑分平台”越发隐蔽,非法跨境资金支付和结算等突出的反洗钱相关问题王蓬博建议,支付机构更应该对反洗钱工作加强重视,在对相关法律的理解、反洗钱人才储备、自身反洗钱风控系统和建设等层面,都应该提前做好相关工作。
商户管理仍有待加强除“反洗钱”之外,商户管理也是三方支付机构的薄弱环节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在40家被处罚的机构中,超过半数的机构存在违反商户管理规定或存在商户风险管理不到位等违法违规情形央行济南分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和太原中心支行都对相关支付机构进行了集中整治。
依据央行济南分行披露的信息,因违反特约商户实名制管理规定,瑞银信
易部分从业人员合规意识低下,甚至为了所谓利益主动违规,给机构合规工作造成了隐患。
于百程指出,近两年支付违规领域有所集中,包含了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等当违规行为较为严重时,对第三方支付相关负责人同样进行处罚,“双罚制”比例越来越高,这也对支付机构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针对后续支付机构的合规建设,苏筱芮建议:一是提升合规意识,建立基本合规制度,畅通跨部门协作,明确分工的同时将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加强风控水平,灵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提升合规工作效率;三是适时调整策略,加大商户巡检等工作力度,防范外部风险蔓延。
记者 | 余继超
温州pos机办理热线:181270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