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北宋时期才被人们所重视的诗圣杜甫不同,李白在唐代就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句被人们广为传颂并收录在册。历代文人对李白充满了好奇,对他的研究也非常多,虽然褒贬不一,但从未影响过李白在唐诗中的地位。人们大多能从李白的诗句中感受到自在豪迈的人生气度,那种激昂壮烈的生命力人们从字面上就能感受得到。
《诗仙·酒神·孤独旅人:李白诗文中的生命意识》 詹福瑞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自唐代以来,李白当之无愧地成为唐诗代表,但评价却也经历过起落——这与杜甫恰恰相反。可能是李白诗中那种人生得意须尽欢的享乐主义态度,引得后世不满,在儒家的思想中,奢侈、享乐、纵欲、不受约束是有违其价值观的。
古代文学学者罗宗强在其《李杜论略》中就提到过:李白追求一种既非同凡响而又可以随意享乐的生活,他们愈哀叹人生无常,就愈渴望及时行乐,愈沉溺于酒色之中,愈追求于享受的实有。李白就是属于这样的人。也因此,李白虽然诗作被人们广为传颂,但在一些人眼中终究是流俗且价值不正确的。宋人王安石就曾批评道:太白词语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诗词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
近现代,人们开始以生命哲学、生命意识的角度来研究李白,从生死的角度阐述李白诗中思想意识。古代文学研究学者詹福瑞在《诗仙·酒神·孤独旅人:李白诗文中的生命意识》中对李白的探索指向了终极目标,从诗词与经历中看待他对生命意义的体会。
盛世之下李白固然可以做谪仙人,可以任意逍遥挥金买醉,然而经过乱世变故也让李白对生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正是李白注重现世生活,所以深陷其中,他一生朋友众多,上至帝王下至贫苦黎民,他的诗作中就有很多欢聚、离别、相赠的场面,可以说是社交狂人多彩的一生,但是从生命意识角度看李白真实的精神世界,他却是极为孤独的。
李白似乎没有提出过任何理性的概念,他只是通过个人的感受、体验和艺术表现,将孤独与悲凉藏在诗作中,这种豁达的理解能够触及到生命的本质问题。这种通过经历和光阴而获得的体验,是李白对自己对世界的思考。
我们再看李白认为的世界,有生就有死,灵魂不会长存而是随着肉体消逝。因此,现世就是生命最真实的展现空间,李白所认为的任何价值任何意义都要在现世中有所表达,在短暂的生命中创造价值和意义。笔者曾经也对李白的名利心感到疑惑,为什么这样自由豁达的人会为了功名去附逆永王?有了这份理解,或许就能懂得李白的深层含义,与其追求如仙人般的魏晋之风,不如在现世中实现自己,我们难以在历史中看到李白有什么政治理想,但他想入仕展现才华的心却能感受得到。
绍兴pos机办理热线:181270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