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乐刷科技和畅捷通支付在不久前刚刚获央行准许续展支付牌照。7月9日,央行官网公布了2019年7月非银行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准予续展公示信息,上述两家机构均在其列。
畅捷通支付成立时间与乐刷科技相近,据天眼查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7月29日,该公司在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之前,经营过一年技术开发和软件开发的业务。据央行公开资料显示,畅捷通支付于2014年7月10日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业务。2014年11月28日该公司曾对经营范围进行了变更。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支付处罚的重点放在了银行卡收单上,是为了更好的落实监管政策。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支付监管的重点除反洗钱外,另一个重点便是放在银行卡收单领域。前者由于国际形势以及国内法律法规的完善等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监管方向,而后者则是与今年以来暴露的POS机盗刷等风险性事件有关,而且央行也针对此推出相应文件进行重点监管。
支付机构受到处罚又会对它的业务带来一定的影响,黄大智表示,主要包括合规性和品牌性两方面。支付机构一般在接受处罚后,都会连续一段时间开展合规性的检查,而处罚公开又会对它的品牌性带来一定的伤害。
乐刷科技和畅捷通支付在续牌成功后不久就遭遇处罚,这是否会影响它们之后的续牌?黄大智认为,一般情况下不会,除非是特别重大的处罚事件以及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而且由于距离下次续牌时间较远,相关公司在期间能够保持合规经营的话,对下一次续牌影响较小。
黄大智指出,加上今年以来爆出的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等风险因子来看,对支付的监管会越来越严格。除了通过法规条文规范行业发展外,支付罚单在数量和金额上也呈现出上升趋势。7月12日,央行开出支付业史上最高金额罚单,环迅支付合计被处罚近6000万元。
其次,在支付机构发展的选择上,黄大智认为,所有的支付机构可能都面临着从以前的C端转向B端的一个发展方向,所谓的流量消费的增长空间已经很小。而B端的机会是更大的,所以这也是所有支付机构现在想要转型发力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