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 自去年6月起,央行资产负债表“储备货币”中多增了一项“非金融陆续续上缴央行,而因2017年12月发布的《关于调整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的通知(248号文)》(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2018年4月缴存比例达到50%左右),2018年初以来“非金融机构存款”的规模明显上涨。
“非金融机构存款”本属于基础货币,但一旦一笔资金被划入“非金融机构存款”,则意味着这笔钱将失去流动性,因此,支付机构上缴客户备付金的机理与商业银行上缴存准非常类似:当支付金的缴纳基数上涨时,某一笔钱会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货币发行”项转移到“非金融机构存款”项,退出可流动领域。
相应地,上调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比例也与上调准备金到10360亿元左右,那么114号文可能会带来5350亿左右的回笼规模,相当于提高了0.35%的准备金率。
央行授权,银联认证,正规乐刷pos机
这个政策的初衷应该是打补丁,而非象征着整体货币政策再次收紧首先,支付机构目前的资金成本为0,且没有分红机制,因此本身这部分资金的风险偏好就不低,而且这部分资金在此之前属于被忽视的“风险资金池”,备付金被挪用去购买高风险产品甚至房地产的风险一直存在,这些钱全部被锁定后,可以保证存户资金的安全性;其二,即使央行的定向降准和上调客户支付金缴存规模这两个政策存在对冲的影响,其信号依然是不对称的,目前宽松信号要比紧缩信号强很多,仅凭这一次政策很难说明货币政策的转向。
与存款准备金率上缴不同的是:这5350亿的流动性回笼并非在短期实现,而是会在未来两个季度左右的时间去陆续实现,月均的回笼量其实不足1000亿,央行对冲这部分收紧的压力其实不大,和上半年相比也没有太多变化。
以上半年为例,今年前4个月我们通过支付机构的缴存比例上调(248号文)同样实现了约4000亿元的回笼,但在央行货币政策的边际走宽下,银行超储规模仍然处在加速的通道,只要我们保证下半年货币政策的宽松能保持既往的斜率,流动性走宽方向就不会变化。
当前政策稳增长及控信用风险的压力要大于控金融风险的压力,114号文应该仅仅是补丁而非方向,货币政策及总体流动性后续的宽松空间仍在我们对利率债和类利率债性质的品种展望乐观,建议维持高杠杆、高仓位、长久期,短期内慎重下潜信用,警惕环境边际恶化对边际信用的持续冲击。
莆田pos机办理热线:181270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