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刷脸支付已悄无声息地在大大小小的商店、餐馆、火车站等场景,逐渐铺开人们一边体验着新鲜感和便利性,一边也担忧着安全性支付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想像一下这样的场景:安小姐是普通的上班族,与众多“90后”一样,她出门很少带现金,吃饭付款、打车……诸
果仔细观察,餐厅、服装店、超市等各种消费场地,几乎都推出了刷脸支付的服务从现金到银行卡,从银行卡到二维码,从二维码到刷脸支付,随着科技发展,支付智能化势不可挡。
“刷脸支付风“青蛙”。
免费申请POS机,费率低至0.38%秒到账
支付设备,同时宣布补贴力度不设上限,取消了以前30亿元补贴上限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上半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研究报告》,目前有七成商家主要通过扫码收款,刷脸支付展现强大潜力。
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应用前沿技术的刷脸支付在支付效率改善等环节更具有优越性,目前偏好接入刷脸支付设备收款的商户占比达到32.2%,仅次于扫码收款和POS机收款未来刷脸支付在商家中的接入情况有望进一步提升
刷脸走天下刷脸支付一般采用的是3D结构光摄像头,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将人脸的生理信息,如脸部纵深、鼻子形态、眼睛凹凸程度等进行活体验证,并快速判断是否为用户本人刷脸然而,关于这一技术的担忧从未停止过,“行走全靠一张脸”真的安全吗?。
就在不久前,一款名为ZAO的APP火爆朋友圈用户只需要提供自己一张照片,就能实现AI换脸功能,将从影视剧剪辑而来的短视频中演员的脸,换成自己的样子,过一把戏瘾由于用户个人肖像外流,不少人担忧冒用照片进行刷脸支付的隐患。
虽然,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解惑称,刷脸支付是安全的,但人们的担忧并未减少例如:双胞胎是否能识别出来、3D打印头像能否伪造冒充支付、整容了还能识别本人吗?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近日也对外表示,线下刷脸支付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具备了试点应用的基本条件;但在线上,开放的网络环境存在诸多风险,线上刷脸支付的应用条件并不成熟。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刷脸支付的技术中会增加指纹、掌纹、虹膜、声纹等生物信息作为辅助交叉验证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认为,支付科技的发展使安全和便捷同时提升成为可能在支付前端提供便捷的无感支付(声纹、指纹、刷脸、静脉、虹膜等)模式,在后台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分布式架构等技术相结合。
同时,针对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行业变化,监管部门也在发声央行于近期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第十四条提出,加大科技赋能支付服务力度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借助密码识别、隐私计算、数据标签、模式识别等技术,利用专用口令、“无感”活体检测等实现交易验证,突破1:N人脸辨识支付应用性能瓶颈,由持牌金融机构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清算模式,实现支付工具安全与便捷的统一。
赣州pos机办理热线:181270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