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央行公开罚单获悉,截至7月12日,今年以来共有14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到至少34张罚单,罚没金额总计高达62.75亿元,包括两张20亿元以上的巨额罚单、一张千万元级罚单和8张百万元级罚单。
11家机构被“双罚”,多名风控、合规负责人一并被罚在罚单暴露的诸多问题中,反洗钱领域仍是违法违规的“重灾区”多位行业专家对记者分析指出,第三方支付机构商业模式单一、难以获得优质客户是核心问题,反洗钱政策量化直观、中小机构监管门槛高、重视程度不足是主要原因。
被罚超60亿据记者梳理统计,截至7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今年已开出至少34张第三方支付机构罚单,共涉及14家公司,罚没金额高达62.75亿元,远远高于去年全年罚没的总额今年以来,第三方支付机构频频收到大额罚单。
称“财付通”)。
7月7日,支付宝因“违反支付账户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7项问题收到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83091.41万元,罚款223115.39万元,总计罚没金额约30.62亿元同日,财付通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或者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假名账户”等11项问题,被没收违法所得56612.39万元,罚款242677.83万元,总计金额约29.93亿元。
.72万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被罚的14家公司中,有11家公司被“双罚”,多家支付公司的风险合规部门经理、风控中心总监、反洗钱领导小组组长一并被罚。
央行授权,银联认证,正规乐刷pos机
对此,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钟辉勇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双罚”罚单的数量多,一则是对从业人员起到警示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使行业内部加强对合规、风控部门人员的管理反洗钱问题成“重灾区”
从违法违规的原因来看,“反洗钱”问题仍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受罚的“重灾区”在罚单的具体内容中,“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不明身份客户进行交易”等字眼高频出现,而这些都直接指向第三方支付机构反洗钱问题。
为何反洗钱成为机构被罚“重灾区”?“这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于反洗钱问题的重视程度相关”钟辉勇谈到,“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的都是小额业务,单笔的小额业务是很难洗钱的,而反洗钱合规审查越严格,小额业务的灵活性就越差,开展也就越困难。
但需要明确的是,小额业务多了、数额大了,同样可能存在洗钱的风险因此,为了同时保障小额业务的便利性和合规性,运用大数据手段对小额业务进行穿透式分析就显得异常重要”“反洗钱问题并不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特有的问题,金融行业每年会查出很多来。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胥莉对记者分析
在这样一种单一的商业模式下,争夺客户就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相对于大银行,支付机构在激烈的抢夺大战中,获得的并非优质商户”“从监管的角度来说,一方面,相对于支付管理条例,反洗钱的相关政策在量化上更加直观另一方面,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中小商户的信息更换频繁,在严监管下,支付机构审查的成本会不断提高,利润被压缩,自然就会淘汰掉一些市场中的中小机构,最终留下经营规范的持牌机构来履行支付职责,这也是监管部门想看到的,是一种良性发展的趋势。
”胥莉进一步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蔡桂生则从反洗钱合规的角度对记者分析指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企业反洗钱合规意识偏薄弱,认为洗钱犯罪比较遥远,一般不会涉及到自己业务“另一方面,反洗钱合规需要投入资金、人力等成本,因此存在门槛,这种困难主要在于小微企业,它们受制于合规之成本,合规动力不足。
纾解此种困难的办法,除了发展经济以外,强化小微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也很必要,因为没有完全脱离法律的经济”蔡桂生表示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pos机办理热线:181270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