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8月4日),央行下发的一份文件,给“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带来一场天翻地覆的巨震据了解,上述文件明确要求非银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并给出了最终时间,2018年6月30日,届时所有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需要指出的是,这已经是本周内网联第二次爆出重磅消息此前,
这也意味着,清算市场终将等非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搭建一个共有的转接清算平台。
通俗讲,以前是支付机构直接与各家银行对接,进行线上支付业务;有了网联后,则要求支付机构必须通过与网联对接,才能在线上接入各家银行8
网联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亿元整,协议各方均以货币出资,出资额分3期缴纳,出资比例分别为50%、30%和20%
其中,包括央行清算总中心、上海清算所、黄金交易所等在内的央行下属7家单位共同出资7.6亿占股比例达到37%,央
对于建立网联的原因,有央行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网联的建立将纠正支付机构违规从事跨行清算业务,改变目前支付机构与银行多头连接开展业务的情况,以节约连接成本,提高清算效率,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对社会资金流向的实时监测。
在没有网联这堵“墙”之前,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是直连模式,但这种模式绕开了央行的清算系统,信息流、资金流都掌握在支付机构手中,使银行、央行无法掌握具体交易信息,无法掌握准确的资金流向。
有了网联之后,所有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的线上支付的相关数据都在网联,央行通过网联就可以掌握资金交易数据,这将更易于对反洗钱、防范信用卡套现等方面的监测网联模式在国际范围内并无先例从今年3月底至今,网联试运行已经超4个月。
今年6月末,网联平台正式启动业务切量截至6月30日,在支付机构接入方面,已有财付通、网银在线、快钱、支付宝、平安付等机构完成接入另外,争夺金融、消费大数据的控制权,也是央行推出网联的重要原因今年7月14日到15日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对互联网金融“加强监管”。
会议闭幕当天,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在一个公开论坛上出语惊人——要警惕数据寡头!他说:可以看到金融巨头产品线的汇集,也有大量的数据,客观上可能会产生数据寡头的现象,可能会带来数据垄断数据垄断比技术垄断更难突破,容易产生所谓的数字鸿沟问题,形成信息孤岛。
金融数据依赖于大数据,信息孤岛的形成不利于行业良好的发展行业、生态从目前支付发展趋势看,银联代表的银行卡支付日渐衰微,第三方移动支付才代表着未来如果没有网联,未来的金融、消费大数据必将被支付宝、财付通等机构垄断,形成数据寡头。
免费申请POS机,费率低至0.38%秒到账
所有了再比如,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后只要专心做产品就可以了,再也不用烦恼和大机构抢银行资源的问题。
还有,以后大家哪怕是发一分钱的网络红包,央行也是知道的。
对银联来说,网联的出现为其带来了竞争压力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薛洪言认为,如果网联不上线,监管趋严带来的必然是第三方支付向银联靠拢,银联将成为直接受益者,网联上线后,银联的垄断格局自然也就被打破了网联与银联都具备清算的资质,虽然银联助攻线下,但目前也涉及了线上的清算业务。
三方支付和银行之间的转接工作。
不过,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网联的出现,对不同的支付机构影响也不同,总的来说,对大型支付机构的冲击要大于小型支付机构由于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直连”模式一直没有明确的费率规则,因此规模较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在与银行的议价能力更强,敲定的费率往往也更低,与银行直连的平均费率通常在千分之二至千分之四左右,小型支付机构则相对弱势,因此就成本节约而言,网联的出现对中小支付机构更为有利。
此外,“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存在利用监管漏洞套利的行为,一家大型支付机构在多家银行开立多个账户备付金账户也是普遍现象,甚至有挪用客户备付金的现象”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董希淼表示,网联上线意味着第三方支付的各种套利交易将终结。
对于网联的盈利模式问题,有人担心,作为相对独立商业的公司,网联也需
不过,实际上,网联本身
对此,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巢湛是这样解释的:现在市场上总共有259家支付机构,如果按每家机构对接100家银行计算,对接规模5900对关系但是,通过网联中心化连接,对接规模变成259加上100,也就是359对关系,只需要维持相当于原来不到2%的关系。
吧,中经粉丝群欢迎你!
为保证大家的交流质量,请您给小秘书提交名片、学生证等资料。我们会按照大家所处的行业和兴趣点分群。扫一扫,立刻勾搭我们!推荐阅读
点击大图 | 传销“地图炮”:东北内蒙太直不敢惹,云南的也不要推荐阅读
点击大图 | IS被赶跑之后,义乌小商品占领了摩苏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