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为激励销售人员全力打开销路,销售员黄先生所在公司决定将每单的提成比例由原来的3%提高到6%,并写入了与他协商变更后的劳动合同。
后来由于市场需求出现变化,公司产品现货销量与订单量激增,黄先生的提成工资可观但是,公司却于近日单方决定恢复3%的提成比例制度,并通知黄先生,他已经领取的超过3%的提成部分也要交回公司这令黄先生十分不解他想知道,公司的做法对吗?。
法律分析/公司的做法是错误的公司无权单方下调提成比例提成比例属劳动合同的重要条款及内容,对其进行下调,无疑是对该条款及内容的变更《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公司已通过变更劳动合同的方式提升了提成比例,在未与黄先生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公司不得私自无故下调如公司单方强行降低提成比例,则属于克扣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第三条规定,“克扣”系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
公司私自下调提成比例,甚至对黄先生已经领取的超过3%部分也要求追回,属于无正当理由克扣员工的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因此,如果公司真的这么做,黄先生可以向公司提出异议,如公司坚持违法行为,则黄先生可以依法维权。
HR承诺月薪过万,公司却不认账,谁来为欠付的8万元买单?在求职时,单位承诺员工享有各种薪资待遇,等拿到工资发现与当时的约定相差甚远遇到此种情况,应当如何应对?请看以下案例✦ ✦✦ ✦✦ ✦✦ ✦+案情简介
2020年初,小蔡在求职过程中
”经考虑,小蔡于2020年3月到A公司工作此后,小蔡月工资从最初的7000元涨到上万元2021年2月,小蔡因个人原因辞职,其在A公司工作11个月,到手工资共计9万多元,这与当初公司所承诺的十几万元年薪相距甚远。
同约定基本工资为3000元,公司已足额发放工资。
职务代理,对用人单位具有约束力劳动者因相信招聘人员的承诺入职后,用人单位不得以招聘人员的保底年薪未经公司授权为由拒绝履行合同义务。
央行授权,银联认证,正规乐刷pos机
双方就工资待遇的意思表示真实并达成
+法官说法承办法官:陈文军(南京玄武法院孝陵卫法庭庭长)一、职务代表与职务代理的区别职务代表是指法定代表人履行其职务所实施的行为,即法定代表人在法人章程及法人内部决策机构授权范围内所为的一切经营活动和非经营性活动。
职务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其在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中所担任职务,依据其职权对外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作的代理只有法定代表人才能“代表”公司,除法定代表人以外的员工以公司的名义对外进行商事活动时只能是“代理”本案中,韩某接受公司的委托招聘员工,即属于。
职务代理行为其他员工以公司名义进行法律行为,法律后果是否能归属于公司,首先需要审查是否有“授权”及“授权范围”若不存在授权或超越授权范围,则需要审查是否构成表见代理,即第三人需要证明其有理由相信代表公司的员工有代理权,。
自己善意且无过失才能要求公司承担责任 二、韩某的招聘行为系履行职务,公司应对韩某在招聘时的意思表示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第一百七十条对职务代理及其法律后果作了规定:执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的人员,就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以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
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对执行其工作任务的人员职权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本案中,韩某系A公司的招聘人员,根据公司的安排进行招聘系履行职务行为,构成职务代理,故韩某作出的招聘承诺应当认定为公司的意思表示,对公司发生法律效力。
书面协议书面形式的协议最大优点是有据可查,明确清晰,发生纠纷时易举证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第二、三款规定: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作内容、劳动报酬等进行了磋商,通过要约和承诺就保底年薪达成了一致意见,该一致意见属于法定的书面协议,应如传统的书面协议一样得到切实履行。
需要指出的是,招聘广告与促销广告相似,面向不特定的多数人,法律性质上属于要约邀请,不能作为劳动者主张工资标准的依据,具体的工资标准应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本案中,韩某与小蔡通过一对一的方式经协商确定的工资标准,对用人单位具有约束力。
标准支付工资,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劳动者要求其补足工资差额,具有事实与法律依据,理应得到支持
【法时讯】31省最新汇总:最低工资包含五险一金吗?加班费按基本工资算,合理吗?【普法】受疫情影响:未订合同是否要支付双倍工资?延长试用是否要支付赔偿金?可否中止劳动合同?可否对部分人停工且只发停工待遇?
【以案说法】一公司企图利用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逃避保全查封被判不予支持;探讨:移送管辖案件中的保全衔接问题【普法】公司未在劳动合同上盖章,需支付二倍工资吗?修行和尚诉寺庙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被法院驳回,为啥?
【法小结】劳动者申请经济补偿金还是赔偿金之区别(附案:新冠疫情期间,因绩效工资减少为由提出辞职, 能否获得离职经济补偿金)【普法】试用期工资怎么只有老员工的一半呢?还有这些“说法”,千万别信;违法约定试用期,需按转正后月薪另行赔偿!
【法时讯】 疫情时代招聘、停工、用工、工资、休假、解除的80个问题解答(最新版)【普法】如清明、五一加班,你知工资咋算吗?“底薪+提成”的计薪方式,如何计算底薪部分?出差因当地疫情不能回来上班,工资如何发放?
【法时讯】被执行人到期债权执行程序中是否应优先保障农民工工资?公司要求以虚拟货币支付员工工资 法院: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