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支付严监管持续!8月9日,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央行披露的罚单信息,今年以来(按处罚时间),40家三方支付机构(包括分支机构)累计被罚没超亿元,过半数机构相关责任人也被处罚。
商户管理和反洗钱依然是违规行为的重灾区,多家机构因反洗钱工作不合规收到巨额罚单,多位责任人因机构对商户管理和反洗钱工作不合规而被追责。分析人士指出,商户管理和反洗钱涉及到的商户数量多、交易规模广,历来是支付机构的合规薄弱之处。随着近些年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支付机构要加大商户巡检工作力度,加强反洗钱布局,提升合规意识。
40家机构被罚没超亿元
从央行已披露的罚单(截至8月9日)看,按央行作出处罚的时间统计,40家三方支付机构(包括分支机构)今年以来被罚没11059.28万元,26家机构被双罚,相关责任人被罚合计623.16万元。
具体来看,现代金控、联动优势、中付支付、易生支付、国通星驿、开店宝支付等三方支付机构多次被罚。比如,开店宝河北分公司3月11日被罚83万元,开店宝济南分公司在3月17日被罚款4万元,开店宝广西分公司在近期又被罚79万元。
其中,银盛支付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以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被罚2245万元,是今年以来三方支付行业收到的最大罚单。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第三方支付是很多网络诈骗、洗钱违法行为的通道,针对支付市场的各种乱象,从2015年开始,央行严控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出台了备付金、分类监管等办法,同时加大对非银支付违规行为行政处罚的力度。
反洗钱成重灾区
从违法违规行为类型看,反洗钱依然是重灾区。央行近期开出的多张百万元级别的罚单,均与反洗钱有关,多家机构反洗钱工作委员会主任、反洗钱领导小组组长一并受到处罚。
实际上,央行近年来持续加码反洗钱监管力度。2021年6月1日,央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对违法行为分类进一步细化,并在处罚力度上大幅提升了违法罚款金额;2021年8月1日,《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进一步完善了反洗钱义务主体范围,正式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纳入适用范围。
商户管理仍有待加强
除反洗钱之外,商户管理也是三方支付机构的薄弱环节。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在40家被处罚的机构中,超过半数的机构存在违反商户管理规定或存在商户风险管理不到位等违法违规情形。
于百程指出,近两年支付违规领域有所集中,包含了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等。当违规行为较为严重时,对第三方支付相关负责人同样进行处罚,双罚制比例越来越高,这也对支付机构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针对后续支付机构的合规建设,苏筱芮建议:一是提升合规意识,建立基本合规制度,畅通跨部门协作,明确分工的同时将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加强风控水平,灵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提升合规工作效率;三是适时调整策略,加大商户巡检等工作力度,防范外部风险蔓延。
pos机办理热线:181270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