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先生的话,总是能够带给人很多的警醒。关于鲁迅先生的情感生活,也是被很多人关心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的原配发妻是朱安,但是鲁迅和朱安的婚姻实际上是被鲁迅的母亲骗来的,鲁迅并不喜欢朱安,鲁迅不是没有考虑过离婚,只是他知道,若是他和朱安离婚了,朱安一定会受到人们的唾弃和鄙夷。但是鲁迅和朱安之间真的没有丝毫的感情,大家都知道鲁迅的妻子是许广平。
人们想要探究她的饭桌上吃了什么都行,但是却发现她吃的从不是什么大鱼大肉,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无望的婚姻
他收到的消息是母亲病危,所以他匆匆忙忙地从日本赶回来,却发现家里家具是新的,房屋翻修时还有一个他从未见过的女人,而他需要做的,就是当好一个新郎官。
在那一场他并不期待的婚礼上,作为新派人物的鲁迅出乎人们的意料。因为司仪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婚礼的第三天,鲁迅再次回到了日本,而朱安则留在家中,照料鲁迅的母亲。或许有人会说,鲁迅对于朱安太过冷漠,但是鲁迅先生曾经想让朱安做出过很多的改变,他让朱安不要裹小脚,让朱安可以多读书多学习,但是这些都被朱安拒绝了。
这也是我们常说到的为什么鲁迅先生不愿意和朱安放下一起去谈感情的原因,鲁迅是一个新派人物,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但是他的原配发妻却是一个封建的不能再封建的旧式女子。
朱安没有办法做出改变,而鲁迅也要顾及到一个旧式女子如果被丈夫休弃,必然会面临的诘难,只能选择接受这一场婚姻。
虽然鲁迅和朱安之间没有太深的感情,但是鲁迅愿意把朱安带在身边,一方面是如果让朱安一个人留在老家,作为旧式女子的她心中会有很多的不安与怯懦,而却还会被周边的人说闲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朱安照顾了鲁迅的母亲很多,所以鲁迅也愿意多照料朱安一点。
鲁迅曾有一段时间是和自己的两个弟弟周作人和周建人同住的,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鲁迅和周作人因为一些我们至今都不得而知的理由兄弟决裂了。
后来鲁迅就从北京的家中搬出来,他也问过朱安的意见,看她是想要回到娘家还是跟着一起搬家,朱安就选择了跟着鲁迅他们一起搬家。
不过或许当时朱安心里想的是,只要跟着大先生,总有一天可以成为他名正言顺的妻子(当然这也只是我们对于朱安心理的一个猜测),只是从家里搬出来以后,鲁迅后来就去了中山大学教书,许广平也追了过去。
鲁迅和许广平一直在同居,而朱安也和鲁迅的母亲住在北平。后来周海婴出生了,因为是鲁迅的孩子,所以朱安也十分喜欢这个小孩子,一直把他当作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可是在鲁迅去世以后,朱安的生活一下子也过得艰难了起来。
债台高筑到底是为何?
为什么朱安在后期会有这么多的债务纠纷呢?1936年,鲁迅先生因为旧病复发逝世。他一生中重要的有三个女人,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朱安,一个是许广平。在鲁迅去世以后,许广平就比较自觉地承担起了赡养鲁迅母亲和朱安的责任,
在当时,还是会有鲁迅的很多朋友、学生,会给朱安送一些赠款。许广平有的时候顾及不上朱安和鲁迅的母亲,便曾经写过一封信给周作人,要求他也担负起赡养的责任。周作人会赡养自己的母亲,但是并没有赡养自己的长嫂朱安。
可是即使如此,朱安还是没有办法好好生活。原因到底是什么?是那个时候物价飞涨,而朱安一开始带着鲁迅的母亲一起生活的时候,家里还有两个女佣。
本来许广平和周作人能给他们的东西就没有这么多,而现在家里又要供着4个人4张嘴,外面卖的东西又非常贵,许广平自己有时候也会面临窘境,一时之间没有办法给到她们帮助,没有办法的朱安就只能出去借钱,渐渐地就积累了很大的一笔债务。还是后来许广平能够及时出现,才帮助朱安逐渐摆脱了困境。
小结:
其实,朱安的一生都过得比较地痛苦。她爱自己的丈夫,但是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思想,鲁迅也不会爱上一个时时刻刻充满着封建旧思想的女人。但是他也清楚地知道,一旦朱安被休弃,她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境地,所以只能隐忍。
不过后期的朱安虽然过得很贫困,也有鲁迅的朋友给她的一些赠款,但是她也愿意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鲁迅的名声,选择拒绝那些赠款。虽然朱安并不是一个有着新思想的人,但是她身上也始终有一些值得我们敬佩的东西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pos机办理热线:181270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