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一户姓杨的农民,因为需要翻新老宅,找来了一辆挖土机,结果在挖掘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个红色的棺材,这是怎么回事?
按照这位农民的说法,他在自己的老家,已经住了30多年,一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难道说,他这30多年以来,一直睡在棺材上?一想起这个结果,农民心里就很是难受,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沾染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看到这个红色棺材后,他们特别吃惊,因为这个红色棺材的样式,一看就是封建时期的东西,跟现代用品有着很大差异。
专家猜测,这个红色棺材附近,肯定有个古墓,于是赶紧跟杨姓农民商议,看看能不能在他家里,进行更加全面的挖掘。
随后,专家在农民的帮助下,对发现红色棺材的地方,进行了全方位的探查,结果又发现了一个棺材。
不同的是,这个棺材已经遭到破坏,里面的东西七零八落,应该是有盗墓贼来过。
由于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这个已经开封了的棺材里面,除了墓主的遗骨之外,其余的什么都没有,专家对这个结果非常痛心。
专家进行保护性挖掘时,有不少知道红色棺材消息的村民,纷纷来现场围观。
专家正式打开红色棺材之前,非常严肃地让大家赶忙离开,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都对专家的决定,非常不理解,始终不愿意离开。专家赶忙解释说,这个红色的棺材,应该是几百年前的东西,里面很有可能会有一些来历不明的气体,不排除会有毒素。
如果不采取一些安全措施的话,很容易就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专家希望普通人能尽快离开这个地方,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村民们知道,专家是为自己好,所以没有过多的抗拒,很快就离开了现场。
随后,专家们用专业的仪器,小心翼翼地打开红色棺材,墓主的遗体,就在棺椁中平静地躺着,仿佛睡着了一般。
他的身上,还裹着一些丝织品。这些东西有着明显的宋朝风格,一看就是非常有价值的宝物。
在不断挖掘的过程中,考古专家一共从古墓中找出了66件珍贵的文物。其中,大部分都是服饰和丝绸。
那么,墓主究竟适合身份?按照宋朝的下葬习俗,普通人的墓葬中,不会有这么多陪葬品,只有地位颇高的贵族,才能有这样的待遇。
考古专家对古墓进行挖掘的时候,找到了墓主留下来的墓志铭,上面提到了一个叫赵伯澐的人。
刚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考古专家只觉得眼熟,并没有想到太多的东西。
仔细调查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叫赵伯澐的人,居然是宋朝时期的皇室宗亲。
根据史书记载,赵伯澐的父亲,名叫赵子英。从血缘关系来看,赵子英算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六世孙。
他生前曾在台州府黄岩县,担任过县丞,做过一些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公元1196年,赵伯澐主修了黄岩五洞桥,这个建筑如今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关部门的文物专家,时常与这个桥接触,对修建人赵伯澐,也比较熟悉。
很早以前,负责保护黄岩五洞桥的人,就在研究赵伯澐,想知道他究竟是何人物,他的古墓又在什么地方?
这对我国的古代服装文化研究,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它可以体现宋朝手工业的发达,也能为纺织技术的研究,提供实物证据。
更重要的是,考古专家还能通过这些丝绸文物,还原宋朝时的审美取向和社会风气。
总而言之,这个古墓价值极大,它是浙江境内唯一没有被盗墓贼严重破坏,保存相对完好的南宋古墓。
赵伯澐红色棺椁旁边,埋葬的原本是其妻子李氏,墓志铭中提到了一些跟她有关的信息。
按照那时候的传统,李氏的棺椁中,应该也有不少重要的陪葬品。可惜的是,这些东西已经被盗墓贼席卷一空了。
考古专家只能强烈要求当地政府,进行全方位调查,希望能把那些犯罪分子尽快绳之以法。
考古专家渴望追回宝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件事,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从现场的痕迹来看,赵伯澐妻子的棺椁,已经被破坏了很多年,想要抓到真正的盗墓贼难度极高。
杨姓农民则是按照原计划继续翻修房屋,在儿女们的陪伴下,过上了相对朴实的生活。
周边村民在考古工作结束后,也对这个地方没有了好奇心,不再继续围观。
自此,一场由红色棺椁引发的风波逐渐平息,村里人的生活,也恢复到了以往的状态,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pos机办理热线:181270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