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银盛支付方面回应北京商报记者称,该罚单发生在对历史业务的检查中,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而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除了连年被罚外,银盛支付在POS机推广环节也引发用户不满。
2022年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罚款纪录,被银盛支付刷新了。
根据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日前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因存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等4项违规行为,银盛支付被罚款2245万元,也是截至目前年内第三方支付领域的最大罚单。
同时,时任银盛支付董事长陈敏,对上述4项违法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遭央行罚款44.9万元。
这已是银盛支付年内第二次领到罚单。根据央行青岛中心支行1月7日披露的罚单,银盛支付青岛分公司收单银行结算账户设置不规范以及为同一商户多次入网、分配不同商户号,被责令限期整改,并处罚款9万元。
第三方支付领域的罚单,主要是对过去某一段时间内机构违规展业情况的处罚。通常情况下,支付机构应该对于罚单中指出的问题积极整改、查漏补缺。另外支付机构整体运营时间较短,在反洗钱、大额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等方面的合规建设不够完善,叠加交易量大等因素,就容易触碰违规的‘雷区’。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指出。
外包服务商违规展业?回应:将积极处理
一个月了,也没有拿回这一笔费用,这简直就是欺诈。也许等到这家外包公司下一次代理其他品牌POS机的时候,才会再来找我推销机器吧。李雷无奈地说道。
黄大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POS机所涉及的线下收单业务,本身是支付机构的一项重要盈利点,支付机构由此对POS机进行了大量的推广。但这一业务同样是一项高危业务,一方面可能涉及到跳码、套现等问题,另一方面在推广环节,还涉及到收单服务外包机构等主体,层层下放至业务员后,原有的合规举措效力较低,从而出现这类欺骗、诱导用户开通POS机的行为。
对于如何解决POS机推广过程中产生的这些问题,银盛支付方面回应称,公司对于服务商市场及业务拓展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严禁以欺诈或诱导等方式进行业务宣传及推广,一旦发现将进行严肃处理。对于用户的投诉,将积极处理、为用户解决问题,坚决维护和保障用户的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银盛支付一直是央行支付罚单榜上的常客。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以来,银盛支付连年被罚,本次罚单也是银盛支付领到的第20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接近5800万元。仅在2020年,银盛支付便6次遭到处罚。
对于公司在业务合规整改方面的后续规划,银盛支付指出,将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坚持合规经营理念,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以客户服务为出发点,助力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经济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转型、盈利等压力下,支付机构也不能因为对利润的追求而放松对合规的把控。严格筛选合作伙伴,提升对合规的重视程度,利用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违规事件的发生。王蓬博补充道。
黄大智同样强调,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而言,合法合规是生命线。一旦为了追求利润放松警惕性、甚至是侥幸参与到违规交易中,将面临监管的惩处,很可能遭遇大额罚没,情节严重者还可能直接失去业务许可,得不偿失。支付机构要更加重视合规文化建设,守好生命线。
pos机办理热线:18127011016